当前位置:首页 > 课标解读 > 课标解读

小学科学(1~6年级)课程标准(7)

2016-02-24 11:48:07 作者:孙红军 来源:《小学科学课程标准》修订项目工作组 阅读:131125 评论:0

简介 第一部分前言当今世界,科学技术突飞猛进,新的科学发现与技术创新不断涌现,正对社会和经济发展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科学技术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为人类在更大范围、更深层次上认识并合理利用自然提供了可能,推动了社会和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繁荣,促进了人们的生产方式、;罘绞胶退嘉方式的变革。...

2.表现性评价

表现性评价针对的是学生的行为,一般较为正式。例如,发给学生一套实验器材,让他们设计并完成一个实验,教师可以从中了解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对实验技能的把握及结论得出的合理性等多方面信息。

3.真实性评价

教师提供一个在真实情境中的作业,如测量学校小鱼池的水质并提出改进意见。真实性评价可以检测出学生高层思维能力及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

4.档案袋

档案袋评价是一种通过收集和选择学生的作品,如实验设计、汇报提纲、科学小论文、科学小制作、作业及学习反思等进行的评价。档案袋既可以用于终结性评价评价学生的进步情况和学习态度,也可以用于形成性评价帮助学生反思或修改自己的学习计划,以求得更大进步。

较长学习阶段的终结性评价,如一学期或一学年的评价,应综合学生在日常学习中的表现,包括过程性所反映出来的学业水平,以及学生在终结性中的表现,评定学生的学业成绩 学业成绩宜以五等级的方式呈现。日常学习的表现应在成绩中占较大的权重,终结性考评的结果占较小的权重。

三、教材编写建议

小o科学教材包括教科书、学生活动手册、教学具和教师教学用书等。小学科学教材的编写与开发应以本标准为依据,全面落实本标o所提出的课程理念和课程目标,使教材起到支持教师开展教学、促进学生学习的作用。

(一)教科书编写建议

教科书是课程内容的载体,它系统地呈现了科学学1的内容。教科书也是学生学习所必需的材料和工具,对学生的科学学习过程起着指引作用。教科书还是开展教学活动的基本依据,是师生在课堂上开展对话和互动的平台。为此,教科书的编写应以学生的学习为指向,从内容的选择和编排到呈现方式上,都力求体现以学生为本,而不是单纯呈现课程内容。

1.内容的选择和编排

教科书内容的选择,应该全面考虑课程目标的要求即体现知识内容、探究能力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统一。教科书应精选科学探究主题,引导学生通过探究活动学习科学。所选择的探究主题应蕴含值得探究的科学概念,并是小学生可以通过探究来学习的内容,同时又紧密联系小学生的生活经验,让学生能在实际生活中加以运用。

教科书的内容应能引导学生将课内的学习与课外实践、课外阅读结合起来,引导学生通过各种途径拓宽知识、开展更多的探究活动和运用知识解决力所能及的问题。

教科书的内容应具有一定的弹性。既满足不同学生的需要,也便于教师在教学中发挥创造性。

教科书内容的编排应遵循一定的逻辑,以便学生形成对所学内容的完整认识。具体的编排方式可以多种多样,如以探究能力的培养为主线,以儿童生活经验的扩展为主线,以科学概念的发展为主线,以统一的概念与过程为主线,等等。

2.呈现方式

教科书内容的呈现方式,应当考虑小学生的心理特点,体现活动性、生动性和史判浴

要以小学生观察世界的角度和自主学习活动的方式来表述,而不是以成人的角屎痛授知识的方式来表述。一般不以结论加验证的方式呈现课程内容,而要尽可能通过设计相应的活动引导小学生通过探究自己食鼋崧郏给他们的自主学习留有充分的空间。对于不同类型的探究活动,如指导性探究、引导性探究和开放性探究,在呈现方式上应有所区别,以体现教师指导程度上的不同。

教科书可通过栏目来区分陈述性内容和活动性内容,以及区分不同性质的课堂活动。

教科书的形式力求图文并茂,尤其是要精选生动反映自然界事物的图片,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有条件的可以开发电子教科书,将图片、视频等更为生动的形式引入到教科书中。

(二)学生活动手册编写建议

学生活动手册是教材的必要组成部分。活动手册不是练习册、作业本,也不是课外阅读材料,而是对学生探究活动的具体指导及学生探究活动的真实记录是将探究式教学方式落实于课堂的基本保证。

学生活动手册的编写应注意:

1.体现对学生探究活动的指导。活动手册不应以呈现知识性内容为目的,而应以任务单的形式引学生的学习活动。任务单既要有对学生探究活动的程序性指导,又要鼓励学生大胆尝试,让每个学生都能经历自己的探究过程。

2.体现学生的主动学习。活动手册应该成为记录学生探究活动过程和结果的档案。在呈现方式上应以学生为主体,注重培养学生的思考和表达能力,为学生的记录提供充足和开放的间。

3.体现课堂教学和课外活动的联系。活动手册应引导学生将探究活动从校内拓展到校外,围绕学生生活中常见的事物提出探究活动的主题,鼓励学生开展自主探究。

(三)教学具开发建议

学具和教具是教学活动中供学生操作和教师演示所用的材料。科学探究离不开物质材料的支持。精心设计的教学具可以具体地呈现探究内容或抽象、难懂的科学知识,并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启迪思维,培养动手能力。

教学具的开发应注意:

1.学具可以包括观察和实验材料、制作材料以及相应的工具。学具的设计,应给予学生手、脑并用、解决问题的机会,通过有结构的材料,为学生:供探究的载体

2.学生身边易获取、成本低的材料是科学探究的首选学具。是对正规生产的学具的必要补充。教师应在平时注意收集和设计,,为学生的探究活动提供物质条件。

3.教具的设计,应着眼于帮助教师向学生清楚演示抽象、难懂的科学概念,提供课堂集体e察和演示实验的材料。教具不是学具的简单复制,更不能用教具的演示代替学生操作学具。

4.教学具的生产,应采用安全、无毒的材料,便于管理和使用。

5.教学辅助软件是一种数字化的教学具。它不应是科学知识的简单的图解,而应服务于学生的探究活动,通过呈现探究问题情境,提供探究素材和信息来启迪学生的思维。

(四)教师教学用书编写建议

教师教学用书的作用是帮助教师理解教科书和标准的联系,引导教师用好教科书,理解教科书的编写理念、框架和结构,各部分之间的联系,以及教科书内容、活动的设计意图。为此,教师教学用书的编写应做到:

1.对标准所提出的目标和内容进行解析,并和教科书的具体内容相对照,帮助教师在教科书和课程标准之间建立联系。

2.对教科书内容的编排逻辑进行梳理,帮助教师理解教科书前后内容的联系、各单元内容的布局。

3.对每个单元的教学目标进行具体的解析,帮助教师把握教学重点。可以为教师提供教学设计的参考,让教师知道如何通过学生自己的探究活动来开展教学,同时还要鼓励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发挥创造性。

4.为教师提供课堂观察和评价的指标,帮助教师了解和评估学生的学习。

5.可以补充与教学内容相关的科学i识、视频材料,或者相关网络资源的链接,便于教师获取相应的背景知识。

四、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建议

小学科学课程资源是指有助于进行科学教学活动的各种资源。教学过程中合理使用课程资源,将会很大程度上提高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和质量,也会提教学活动的水平。教材编写者、教学研究人员、教师和有关人员应依据本标准,有意识、有目的地开发和利用各种小学科学课程资源。开发和利用课程资源要注意资源的思想性、科学性、适宜性和经济!

(一)科学实验室的利用、建设与管理

开展观察、实验活动,是小学生学习科学的主要学习方式,实验室学生科学学习最重要的资源,也是主要的学习场所,它对学生科学素养的形成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为此,每所学校必须建立科学实验室,并按国家有关标准配备相应的仪器设备。,。

学校可在保证完成实验教学基本任务的基础上,扩大科学实验室的功能,使其能?翁猛獾目蒲探究和实践应用服务。。有条件的学校,可以在科学实验室中增设科学图书角、材料角、工具角、成果展示角和专题研究中心等,使实验室发挥更多的学习功能。

教育主管部门和学校应加大经费投入,保证科学实验室建设的条件,配备满足科学教学要求的实验室设备和器材,保证实验耗材和自制教学具的经费。同时要加强科学专用教室及仪器设备的管理工作,最好有专人专职负责,定期检查设备完好情况,对消耗性材料和缺损报废的设备及时给予补充。学校应制相应的科学实验室管制度,使学生能像使用图书馆一样方便地使用科学实验室。由科学教师兼职实验管理员工作的,应当折算相应的课时量。

科学教师应参与实验室的建设和管理。

(二n校园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校园环境和学校的一些活动场所、设施等都是实施科学课n的有效资源。学校和教师应当充分利用校园环境中与科学有关的资源,让校园成为科学学习的大课堂。有条件的学校还可以建立n园科学学习中心,如校园气象站、校园种植园、校园养殖场、校园科普宣传区等,让这些资源为学生理解科学概念、进行科学探究和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服务。

(三)校外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科学课程的社会资源十分丰富,应当积极开发利用社会教育资源。

各地有专业的科技工作者,应充分发挥科技工作者对科学教育的重要作用,可聘请科学技术领域的有关专家作科学技术报告,参与教师培训和课堂教学活动,也可以直接向学生进行科普活动。

要发挥社区科普场馆的作用,因地制宜设立定点、定时、定人的科学教育基地,便于学生在课程实施过程中进行参观和学习。还要利用学校周围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如公园、田野、山林、自然水域、矿山等以补充校内资源的不足。

报纸杂志、电视广播和络等媒体,常常为我们提供许多贴近时代、贴近生活的有意义科学议题,教师要利用好社会媒体,将这些科学议题作为学习科学的重要载体。

(四)网络资源的利用与开发

网络已经深入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网络资源以其信息的丰富性和生动性能弥补现实教学的一些不足。利用好网络资源、开发能促进小学生科学学习的网络资源,成为当前科学教师的重要技能。

教师要充分利用网络资源,运用合适的方法(如在线学习、专题研讨等)促进学生的科学学习,为教学服务;可以把网络资源作为教师教学研究的重要资源,也可以利用网k技术开展学习评价。

教师要积极参与网络资源建设,为科学教学提供更多的优质资源k网络资源的积累、共享有赖于全体科学教师的参与和贡献,如建立专门的学生科学学习网站、资源库等;运用各种网络工具(如,资源网站、论坛、博客、即时聊天工具等)促进教师开展网络研修活动,提高教师的专业水平。

 

 


 

附录1  教学实例

实例1  灯泡里面有什么?

 

[学习内容]

6.4.1 电路是包括电源在内的闭合回路,电路的通断可以被控制。

[科学探究]

围绕看似“闭合”但连接在电路中的灯泡却并不都能亮的问题及学生的解释,聚焦研究的问题,让学生通过观察获取信息,通过分析和实验证实完l自己对问题的正确解释,深化理解“点亮小灯泡”的简单电路之“闭合”的含义。

[学习任务]

学生在本节课前已初步认识了简单电路。在此基础上,本节课引导学生通过观察知道灯泡外部和电池一样有固定的连接点,通过导线与灯泡外部的两个固定连接点的接触,形成闭合回路,电流才能从灯泡中流过使灯丝发光。

[教学过程]

教师呈现“点亮小灯泡”的两幅电路图(这两幅相似的电路图是学生上一节课认识了简单电路后设计的,其中图1灯泡不亮,图2灯泡亮),教师师请学生判断电路图中的灯泡能不能亮。问题一提出,学生纷纷自信地作出回答o教师鼓励学生亲自动手组装电路,实际试一试。结果出乎很多学生的预料,他们顿时产生了不解和质疑:为什么只有图2的灯泡能被点亮呢?……在o复尝试连接、交流看法的过程中,学生发现电通过导线流经灯泡,但他们说不清楚电是怎么通过灯泡流出来的。至此,问题聚焦到灯泡的结构上——这样连接,灯泡就能通上电使灯丝发光,灯泡内部是什么样的?

ABC          ABC

1                    2

学生立即开始仔细地从外到内透过玻璃泡有序地观察和记录灯泡可见部分的样子。在操作中,学生发现这样的观察结果仍然不能帮助解释清楚电是怎样通过灯泡使灯丝发光的。于是,在教师启发下,学生结合刚才观察到的灯泡可见部分的样子,联系通上电后灯丝可以发光的事实,推想灯泡金属灯头里可能的样子。

当与其他人酉碜约旱耐葡胧保认识上的矛盾、冲突使学生们意识到,灯泡金属灯头里不可见的内部“暗箱”必须打开,才能获得有说服力的证据。

学生开始有了新的、迫切的学习需求,那就是解剖灯泡,观察不可见部分的结构。教师介绍剖开灯泡观察的方法,指导学生观察教师提供的解剖开的灯泡,记录观察到的样子,思考这样一个完整结构下的各个部分具有什么功能,感受解剖观察的意义。

经过一系列观察、分析活动后,在黑板上呈现出正确的灯泡的内部结构图,焐了解灯泡的各个部分的功能。此时,教师引导学生回顾和反思开始上课时的判断,用红色笔标注图2的电流及其方向:电流从电池的正极出发,经斓枷呓入灯泡底端的连接点,通过引线到达灯丝,使灯丝发出亮光,再经过引线、连接点、导线流入电池的负极,这样形成了完整的闭合回路,灯泡才会亮。

教师抓住时机,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的认识,进一步对图1的情况作出分析:灯泡的一个连接点没有连在电路中,就无法形成闭合回路,灯泡里没有电流经过,自然不能被点亮。

为了促进学生的理解,教师又呈现了上一节课中收集到的更多的电路设计图,让学生独立进行分析判断,并建议课后可以使用实验室的材料进行实证。

 

[实例评析]

探究式教学最重要的特征之一就是对学生适宜探究的科学问题提出基于实证的验证过程,因为只有让学生经历体验基于事实的推理、观察实验获取信息、分析证实的探究过程,学生才能逐步学会运用推理分析数据,通过实证修正自己已有的一些认识。

这节课呈现了探究学习的各个要茫航淌νü判断活动创设问题情境,促使学生产生“为什么只有图2的灯泡能被点亮”的问题;学生从活动经历中提出“灯泡是否能被点亮可能与灯玫慕峁褂泄亍钡募偕瑁辉诳展有序观察、收集证据后,发现“灯泡的可见部分结构不能帮助解释问题”,于是明确了进一步的研究计划,从推想不可见部分的结构与功能到解剖灯泡,对推想进行求证;然后,分析处理收集到的信息,得出结论,并应用于反思和合理的解释;最后,为了深化酶拍畹睦斫猓将正确的认识迁移运用。

在本例中,教师还采用了“解构暗箱”的方法迷诳蒲а芯恐校暗箱是指那些既不能打开,又不能从外部直接观察到的系统。本节课的教学中,教师引导学生根据灯泡可见部分的结构,联系灯丝发光的事实,推想灯泡不可见部分的构造及功能,在暴露了学生初始想法的同时,巧妙地引发了认知冲突,问题焦点直指灯泡内部的“暗箱”,枚激发了学生解剖、观察灯泡结构的求证欲望,即“解构暗箱”,使学生深刻体验了基于事实的推理、观察实验获取信息、分析证实的探究过程,在经历、体验中感悟实证的意义,培养科学的思维习惯。


实例2  空气的性i

 

[学习内容]

3.1 空气具有质s并占有一定的空间,形状随容器而变,没有固定的体积。

 [学习任务]

学生在“往口袋中装物体”这样一个连续发展的事件情境中,通过多次的观察和类比活动,初步了解空气的性状。

[教学过程]

玩具是低年级学生非常熟悉的东西。课前教师将许多玩具带到课堂上,散乱在每个实验小组的桌上。

首先,教师请学生帮助整理桌上的玩具,将玩具装入塑料袋中。紧接着,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运用看、摸等多种感知方式去观察装满固体的塑料袋。学生通过观察描述道:“我看到这些物体把塑料袋撑大了,袋子变得鼓鼓的,摸起来有些硬,用手掂掂觉得它很重。”

教师继续推动情境发展——手拿一个更大的塑料袋问学生:“你能用这些物体去装满更大的塑料袋吗?试一试能不能也把它装得鼓鼓的。”学生在实践中,发现因为物体太少了,口袋不能被装满变鼓。怎么办呢?这时,有些学生尝试将空气填充进来,与玩具一起将大塑料袋装满。于是很多的学生开始模仿。教师询问学生:“你们将塑料袋中装入了什么?这时你的口袋变成什么样模壳肽憷用各种方式观察一下。” 学生观察后描述:“这个装满玩具和空气的大袋子看上去鼓鼓的;摸起来上端软软的、透明的,下端硬硬的;掂一掂有一些重,玩具可以来回动。”

在第二次观察描述的基础上,教师引导学生男械谝淮卫啾龋鹤肮烫宓乃芰洗与装了固体加空气的塑料袋相比,有什么相似之处?通过类比,学生发现两个袋子都是“鼓鼓的”,他们开始关注空气的存在。

顺应学生的想法,教师请他们思考:“如果只用空气能不能将这个大塑料袋装满呢?”然后将学生分成两部分,分别提供两种不同的大塑料袋,一种是扎了小孔的,一种是没扎孔的。学生在用空气装满没有扎孔的大塑料袋之后,感觉很容易就完成了任务;而学生在用空气装满扎了小孔的大塑料袋时,发现自己难以完成任务,因为袋子上有小孔。于是,这部分学生想通过用手去堵这个小孔把塑料袋变鼓。在学生的一番努力之,教师请学生观察一下装满空气的塑料袋是什么样的。

在学生进行了第三次观察活动后,教师引导学生进行第二次类比:将装满空气的大塑料袋与最开始的装满玩具的小塑料袋比有什么相似之处?学生发现这两个袋子都是“鼓鼓的”,由此初步感受到空气像玩具这些固体一样是可以被摸到和感受到的,也是一种物质。

教师继续引导学生观察袋子中的空气,并请他们描述空气的样子和特性。学生通过观察,发现空气是无色、透明、无气味、无味道的。还有学生这样描述道:“我们的塑料袋上有个小孔,我发现空气能从小孔中流出去,我还感受到了它。

教学到此并没有结束,教师引导学生进行第三次类比:如果将装固体的沽洗也扎个很小的孔,它们会像装有空气扎了小孔的塑料袋那样吗?学生依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很快作出否定的回答。他们的解释是:“空气可以随着小孔慢慢地流出去。玩具不行,除非是个很大的洞,它们才会掉出来。”

 

[实例评析]

本例运用类比的方法帮助学生认识空气的性状。通过类比y使新旧知识经验建立联系并有机整合。

认识“空气的性状”是经典教学内容。理解空气的性状特征对于小学低年级的学生而言是一个难题,因为空气是看不见、摸不着的,尤其是让学生感受到空气是一种物质更是教学的难点。通常,对空气的认识安排在对固体或水(液体)的认识之后。

本例中,教师正是借助学生对固体认识的经验,为学生提供特别熟悉的玩具,在不给足玩具数量的前提下,创设“将玩具装满大塑料袋”的活动,促使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自然而然地借助空气来达到“装满”的目的,将显而易见、可直接感知的固体与空气相联系,从而为学生提供了关于固体、空气(气体)的多方面特性的信息,学生通过类比,发现和理解了空气的性状,从建构起对于空气是一种物质的认识。

从本例中我们不难发现教师的教学层次,“装大料袋”这个连续的活动形成了一个连续发展的事件情境,帮助学生将熟识的固体和看不见、摸不着的气体建构起联系,引发出学生多次的观察、描述,以及相应的识别固体、空气这两类不同物质所反映出来的相同与不同的特征,也就是引导学生经历类比的过程,使之对空气的认知一步步发展,并建立起固体和气体概念间的联系。

当然,在运用类比方法的时候,要考虑两类事物可考察、比较的方面有多少,应避免单一;要考虑两类事物的性质的相似程度,以及这些性质对概念的重要性。应避免因为类比的不合理使学生误入歧途。

 


实例3  水沸腾现象的观察

 

[学习内容]

2.1 水在自然状态下有三种存在状态。——(34年级)观察并描述一般情况下,当温度升高到100℃(或降低到0℃)时,水会沸腾(或结冰)。

[科学探究]

能用科学词汇、图示符号、统计图表等方式记录整理信息,陈述证据和结果。

[学习任务]

在持续给水加热的过程中,持续观察水的变化以及温度的变化情况,认识水的沸腾现象。

[教学过程]

全班分成8个实验小组,每个小组配有一套给水加热的实验器材,其中有:酒精灯、带铁环的铁架台、装有50mL水的烧杯、石-网、温度计、火柴、弃物盒、湿抹布等。

教师让全班以小组为单位,在给水持续加热-程中,共同观察水的变化以及温度的变化情况,并且要求学生每隔3min进行一次观察记录,直至加热到第15min。记录的内容包括:水量、水温、气泡等多个方面。

教师提示学生依次观察所记录的水温变化趋势、水量变化趋势、气泡的变化趋势,从中认识沸腾现象

扫描0002

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