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课标解读 > 课标解读

小学科学(1~6年级)课程标准(3)

2016-02-24 11:48:07 作者:孙红军 来源:《小学科学课程标准》修订项目工作组 阅读:131090 评论:0

简介 第一部分前言当今世界,科学技术突飞猛进,新的科学发现与技术创新不断涌现,正对社会和经济发展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科学技术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为人类在更大范围、更深层次上认识并合理利用自然提供了可能,推动了社会和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繁荣,促进了人们的生产方式、;罘绞胶退嘉方式的变革。...

1)举例出生活中常见的光源,如太阳、p等;尝试在黑暗的环境中观察物体,了解人眼是如何看到物体的。(学习内容6.2.1

2)观察影子制造影子设法改变影子的形状、大小和方向,认识形成影子的条件。(学习内容6.2.2

3)观察光的行进,以及光在射到镜子表面后传播方向的变化,了解光的直线传播与反射。(学习内容6.2.2

4)观察太阳光穿2三棱镜后投射到墙上的彩色光带,了解太阳光由各种颜色的光组成。(学习内容6.2.3

6.3 热可以改变物质的状态,以不同方式传递,热是人们常用的一种能量形式

学习内容

学习目标

12年级(低)

34年级(中)

56年级(高)

6.3.1 用温度来表示物体冷热的程度,摄氏度是温度的一种单位。

 

l         描述测量物体或空气温度的方e;知道国际上常用摄氏度作为温度的标准单位来表示冷热的程度。

 

6.3.2 加热或冷却时物体的体积会发生变化;加热和冷却也可以改变某些物质的状态。

 

l         描述一般物体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知道水结冰时体积会膨胀。

l         描述加热或冷却时常见物质发生的状态变化,如水结冰、冰融化、水蒸发和水蒸气凝结。

 

6.3.3 热可以在物体内和物体间传递,通常热从温度高的物体传向温度低的物体。

 

 

l         说出生活中常见的热量传递的现象,知道通常热从温度高的物体传向温度低的物体。

l         举例说明影响热传递的主要因素,列举它们在日常生活和生产中的应用。

【活动建议】

教师应指导学生通过观察、实验,开展对热现象的探索,了解热的表征、热的传递、热对物体状态的影响等。

教学中,教师可以指导学生开展以下活动。

1)测量水的温度,以及室内、室外的温度,学习正确使用温度计列举日常生活中常见的温度,如气温、人体p温度、水结冰的温度等,了解表示物体冷热程度的单位。(学习内容6.3.1

2)将瘪了的乒乓球放在热水中观察变化;结合水的三态变化如雨、雪、露、霜等形成以及热胀冷y现象,感知加热和冷却可以对物体的形状和状态产生影响。(学习内容6.3.2

3)观察放在热水中的金属勺、测量包裹在毛衣中的冰块的温度变化等,了解热在物体与环境、物体间传递的方式,认识到热量通常从温度高的地方传向温度低的地方。(学习内容6.3.3

4)将铁棒、塑料棒、木棒、铝棒等放入热水中,观察热的传递现象,了解物质的导热性;观察热水瓶的结构,了解热水瓶保温的方法,了解影响热传递的各种因素。(学习内容6.3.3

6.4 电可以在特定物质中流动,电是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种能源

学习内容

学习目标

12年级(低)

34年级(中)

56年级(高)

6.4.1 电路是包括电源在内的闭合回路,电路的通断可以被控制。

 

l         说出电源、导线、用电器和开关是构成电路的必要元件,说明形成电路的条件;解释切断闭合回路是控制电路的一种方法。

 

6.4.2 有的材料可以导电,有的材料不容易导电。

 

l         知道有些材料是导体,可以导电;有些材料是绝缘体,极不易导电。

 

6.4.3 携带能量大的电会对人体产生伤害。

 

l         知道雷电、高压电、交流电会对人体产生伤害;列举安全用电的常识。

 

【活动建议】

教师应指导学生通过实验、观察和调查,开展对电现象的探索,了解电路的基本构成。

教学中,教师可以指导学生开展以下活动。

1)用小灯泡、导线和电池连接成简单电x,尝试让小灯泡亮起来,了解电路形成的条件。(学习内容6.4.1

2)观察常用的各种开关,了解控制电路的方法,用回形针制作简易开关。(学习内容6.4.1

3)将木条、金属、橡皮、硬币等接入电路,观察灯泡是否被点亮,了解物体的导电性能。(学习内容6.4.2

4)调查自然界和生活中各种电现象,了解雷电、高压电、交流电等都携带很大 能量,会对人体造成伤害,制作安全用电的小报。(学习内容6.4.3

6.5 磁铁有磁性,可对某些物体产生作用,磁是能量的一种形式

学习内容

学习目标

12年级(低)

34年级(中)

56年级o高)

6.5.1 磁铁能对某些物体产生作用。

l         列举生活中常用的不同类型的磁铁。

l         描述磁铁可以对铁、镍等材料产生作用。

l         知道指南针中的小磁针是磁铁,可以用来指示南北。

 

 

 

6.5.2 磁铁总同时存在着两个不同的磁极,相同的磁极相斥,不同的磁极相吸。

l         说出磁铁总同时存在着两个不同的磁极。

l         知道相同的磁极相斥,不同的磁极相吸。

 

 

【活动建议】

教师应指导学生通过观察、实验和探索,了解磁铁的基本性质。

教学中,教师可以指导学生开展以下活动。

i1)观察各种类型的磁铁,尝试发现能被磁铁吸引的物体。(学习内容6.5.1

2)观察指南针的结构,学会正确使用指南针,了解指南针是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学习内容6.5.1

3)观察两个磁铁放在一起时发生的现象,探索磁极的相互作用。(学习内容6.5.2

 

6.6 自然界有多种形式的能h转换

学习内容

学习目标

12年级(低)

34年级(中)

56年级(高)

6.6.1 自然界中存在多种能量形式。

 

 

l         知道声、光、热、电、磁都是自然界中存在的能量形式。

l         说出运动物体碰撞时发生的现象,知道运动的物体具有能量。

6.6.2 一种形式的能量可以转换为另一种形式。

 

 

l         调查和说明生活中哪些器材、设备或现象中存在声能、光能、热能、电能t磁能与其他能量之间的转换。

【活动建议】

教师应指导学生通过观察、实验和探索,了解能量的各种形式,以及如何实现能量的转换。

教学中,教师可以指导学生开展以下活动。

1)尝试打击、碰撞,观察发生的现象,了解运动的物体具有能量,可能对人体造成伤害,因此需要注意交通o全、遵守交通规则。(学习内容6.6.1

2观察开启的电灯、电炉,了解电能转换为光能和热能的过程;调查麦克风(话筒)、电话的工作原理,了解声能转换为电能再转换为声能的过程。(学习内容6.6.2

3)用电池、铁棒、导线制作一个电磁铁,观察电磁铁产生磁力的现象。(学习内容6.6.2

 


二、生命科学领域

生命世界包含人、动物和植物等多种生物类群,他们的生存都需要一定的条件,例如营养物质、适宜的温度、水和空间等,在此基础上生物个体能够生长、发育和繁殖后代,从而使这些生物类群5以延续。植物能够制造营养物质,可供自身利用;而动物和人则不能制造营养物质,只能利用植物等生物制造的营养物质和氧气。生物之间,以及生物与环境之间相互依赖和相互影响,它们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

本领域内容的学习将有助于激发学生了解和认识自然界的兴趣,初步形成生物体的结构与功能、局部与整体、多样性与共同性相统一的观点,形成热爱大自然、爱护生物的情感。

教学中,教师要帮助学生形成以下主要概念:

7.地球上生活着不同种类的植物和动物;

8.植物能适应环境,制造和获取养分来维持自身的生存;

9.动物能适应环境,通过s取植物和其他动物的养分来维持生存;

10.人体由多个系统组成,共同实现生存需要;

11.植物和动物都能繁殖后代,使它们得以世代相传;

12.动植物之间、动植物与环境之间存在着相互依存的关系。

本领域学习内容的知识结构图如下:

 

 

 

 

 

 

 

 

知识结构图中涉及的学习内容,不同学段有不同的具体的要求和学习目标,如下表所示。

7.地球上生活着不同种类的植物和动物

学习内容

学习目标

12年级(低)

34年级(中)

56年级(高)

7.1 生物具有区别于非生物的特征。

l         描述生物的特征。

l         知道生物与非生物具有不同特点。

 

 

7.2 地球上存在不同的动物,不同的动物具有许多不同的特征,同一种动物也存在个体差异。

l         说出动物的某些共同特征。

l         说出生活中常见动物的名称。

l         能根据某些特征对动物进行分类。

l         识别常见的动物类别,描述某一类动物(如昆虫、鱼类、两栖类、爬行类、鸟类、哺乳类)的共同特征。

l         列举我国的几种珍稀动物。

 

7.3 地球上存在不同的植物,不同的植物具有许多不同的特征,同一种植物也存在个体差异。

l         说出植物的某些共同特征。

l         说出周围常见植物的名称。

l         对常见植物进行简单分类。

l         列举当地的植物资源,尤其是与人类生活星邢喙氐闹参铩

 

7.4 细胞是生物体的基本组成单位。

 


相关评论